北京跨境医药试点已有66种产品

2023年服贸会顺义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顺义公布了其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情况,目前已有66种医药产品纳入跨境电商进口清单。

截至2022年,顺义跨境医药试点6家企业,分别为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药兜国际、叮当快药、豌豆公主、美团医药。2家跨境医药试点三方仓库服务商:科园海信、药兜国际。2022年跨境医药试点企业共完成订单近400万单,实现医药产品销售超4.03亿元。

跨境医药试点三方仓库服务商

科园贸易隶属于上海医药集团,为全球30余家外资医药产品供应商的130余款产品提供进口保税,作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内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北京顺义跨境医药试点起初使用的是科园原有仓库,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又专门新建了4000余平方米的跨境医药电商专用仓。

该专用仓总投资1454万元,总面积4169.6平方米,合理划分为收货区(赋码区)、存储区、拣选区、包装区、发货区等,各类药品按照不同的温度、湿度等储存条件分区安置,使商品从收货到发货路径合理、便捷。

药兜网于2014年成立,公司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数据赋能各类传统医药企业,解决医药供应链以及买药难的行业痛点,使药兜网供应链模式高效便捷、信息透明,可以有效覆盖广阔市场渠道。基于药兜网整合供应链优势和对医药工业的深度服务能力,公司同时收购及赋能传统药房,形成独具特色的S2B2C的医药新零售模式。

药兜国际获批的跨境医药仓储中心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竺保税区一区保税仓,面积有3200平米符合GSP认证的专业跨境医药物流仓储中心。

跨境医药试点难度大

跨境OTC近年来销售持续增长,主要增量还是体现在直邮上,在跨境保税医药试点里,其实销量还是增长有限。2023年1至5月,北京跨境电商的医药产品进口额突破亿元。

究其原因,跨境医药试点的门槛很高。这两年,有很多地方政府都规划开展跨境医药试点,但是多年都没有形成北京医药试点这样的情况。

因为跨境医药试点主要牵头单位,应该为各地的食药监部门,OTC作为特殊品类,这个要取得当地食药监支持和落实最为关键。

虽北京跨境试点方案,产品为跨境进口正面清单规定,依照《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2022年版)》,主要包括23个医药品类税则,中药酒、清凉油、橡皮膏、其他胶粘敷料及有胶粘涂层的物品、药棉、纱布、绷带等。

北京跨境医药试点了3年23个税则里只有66个产品。

从北京跨境医药试点企业几家网站查看,真正热销发货量最大的,就是以上几款产品。因为医药试点仓总体成本贵,据商家说有仓库对外基础报价一单首重在13元左右(比普通仓贵了一倍),这些OTC客单价比较低,仓库都是多组合销售。

热销久光、双飞人据说今年也遇到问题。

另外郑州获批跨境医药试点,明年上半年就满3年试点期限,目前也没看到官方发布试点具体销售情况。

跨境进口保税这么多类目,跨境医药试点有独特的吸引力,但也是难度特别大的一个类目。

短期来看,直邮还是跨境OTC的主要方向。

新闻动态

NEWS